一、建设流程与核心规划
需求分析与目标定位
明确存储类型(种子/试管苗/基因材料)、目标存储量(如万份级)、保存年限(短期/中期/长期)。
确定功能定位:战略资源保存、科研共享、科普展示或区域特色资源保护。
库体规划与分区设计
预处理区(晾晒场、清选室、熏蒸室)
双十五干燥间(15±1℃, 15±5%RH)用于种子脱水
长期库(-18~-15℃, ≤40%RH,保存50年以上)
中期库(-4~4℃, ≤40%RH,保存10年以上)
短期库(0~4℃或4~12℃, ≤60%RH,保存3~5年)
核心库区:按保存需求分级建设:
辅助区:
自动化升级选项
中期/短期库可增设2D/3D视觉识别系统,实现种质自动化存取。
二、关键技术系统
环境控制系统
制冷系统:双制冷机组冗余设计(一备一用),低噪音风机+铜管换热系统。
除湿系统:低温转轮除湿机,确保-20℃环境有效除湿。
送风设计:上部送风+下部回风,避免气流涡旋。
智能监控体系
中央控制台:实时显示温湿度曲线、设备状态、故障警报2。
手机APP管理:远程调控温湿度、接收超限报警(短信/APP推送)。
防凝露摄像头:低温环境视频监控,支持远程巡检。
库体结构要求
六面双彩钢保温层,B1级环保聚氨酯材料,防潮防霉地面。
移动式存储架提升空间利用率,保障通风散热。
三、选址与安全规范
选址原则
邻近农业科研单位,便于育种研究。
避开强电磁场/振动源,保障数据安全。
地下水位低、排水便利区域。
三重安全保障
物理防护:门禁系统+视频防闯入。
环境预警:超温/湿度自动触发声光报警+云端通知。
电力冗余:断电记忆功能,供电恢复后自动续运行。
四、能效与施工管理
节能设计
高密度保温板材+严格密封,降低冷量损失。
机组轮值启动策略,减少峰值能耗。
施工要点
严格按图纸核验,重点监控管道密封性及保温层连续性。
竣工前进行72小时压力测试,验证温湿度稳定性。